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并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是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纲领性文件,对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议》提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新阶段的发展规律,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的规律
就我国已转向的新发展阶段而言,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发现,在它之中既内蕴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现代化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执政党建设的规律,也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进而呈现出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规律系统。这其中,相对于新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而言,上述其他规律均表现为一般规律,而这些一般规律顺次又形成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明确了这一点,就意味着我们应当从多层次的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中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的规律。具体来说,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来把握新发展阶段,有助于我们掌握大方向,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守共产主义的理想;结合现代化的发展规律来把握新发展阶段,有助于我们坚持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基本经济发展逻辑;结合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来把握新发展阶段,有助于我们走出一条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型现代化道路;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来把握新发展阶段,有助于我们在道路自信基础上体现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并展现中国创造;结合执政党建设的规律来把握新发展阶段,有助于我们行稳致远,顺利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显而易见,运用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把握新发展阶段的规律,能够给我们提供把握发展新阶段特殊规律的前进骨架。这个骨架由多层次的一般规律构成,它从本质联系层面上把过去、现在、未来贯通起来,构成了新发展阶段向前推进的稳定性基础。没有了这个基础,把握发展新阶段特殊规律的努力恐怕就不会成功。
二、着力把握新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
前面所谈的是联系一般规律来把握发展新阶段的特殊规律的重要性,但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更为关键的是,我们的着力点需要放在探究新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层面,这是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要求,更是切实解决新发展阶段特殊矛盾的要求。在这个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议》已经为我们指出了新发展阶段的特殊规律框架。
这个框架的基点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两个大局的分析。一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二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所体现出的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发展的新要求。在世界历史条件下我国新发展阶段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所表现出的内外主要矛盾,可以从这两个大局的分析中概括出来。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角度讲,表现为进入动荡变革期的世界对我国发展的风险挑战这一矛盾。从国内讲,表现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两重矛盾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前一对矛盾对后一对矛盾的解决既提供了现代化的重要参照性前景,又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压力;而后一对矛盾的解决既需借助前一对矛盾的作用,又为前一对矛盾的缓解提供条件和动力。
正是这两重矛盾的交织决定了我国在“十四五”期间的基本发展思路。着眼于统筹解决这两对矛盾,势必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十四五”时期在体现上述内涵的同时,要在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为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三、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增强践行使命任务的自觉性坚定性
社会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不同,它是在人们有意识的社会行动中所展现出来的规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它的发展规律将由党领导人民在新发展阶段的伟大实践中体现和创造出来。这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有着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广大党员干部应自觉把握和探索新发展阶段规律的发展方式。新发展阶段刚刚起步,新发展阶段的规律也还处在孕育过程中,并且将在整个发展新阶段处于发展和完善过程中。这种情况提示我们,新发展阶段的内在逻辑是问题逻辑与目标逻辑的统一。解决现实面临的问题是一方面,超前谋划未来的问题是另一方面,这两方面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因此,至少有3个方面的内容需要注意把握。一是对已有规律在新发展阶段的实现形式的把握。例如,发展的风险性尽管是老问题,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在新阶段特别突出摆在人们面前,需要进一步审视;如何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市场乃至世界市场体制的关系,也仍然是我们在新阶段继续面临的问题。二是加强对发展新阶段内在特殊规律的探索和实践。例如,对双循环发展格局何以可能、如何表现以及如何驾驭需要进行系统研究和探索;随着社会建设的推进,需要根据实践进程对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实施条件、实施步骤、实施方式以及各自权利边界进行系统研究和实践。三是对前瞻性问题的研究。从中国与世界的角度讲,对世界格局中长期演变的研究,对2035年中国与世界关系的研究等,就是我们必须注意的重要问题。从国内来讲,有些问题目前还只是苗头性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代际更替,就会越发显示出它们的重要性。例如,随着生育率的持续低水平和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城市不得不收缩的现象,等等。这些问题均需要未雨绸缪。
广大党员干部应注意新发展阶段规律的实现方式。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能否同心同德围绕新发展阶段目标努力奋斗,关系到新发展阶段目标及其规律能否顺利实现。在这个问题上,有两个关键性要素。一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实现新阶段发展目标的根本政治保证,形势越纷繁复杂,就越离不开中国共产党这个指引方向的指南针、凝心聚力的主心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就越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二是充分调动各行各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中国人民的勤劳天性和聪明才智。只要每个中华儿女都行动起来、追逐梦想,就没有克服不了的现实困难,就会创造出新阶段的人间奇迹。
广大党员干部应切实发挥引领趋势的模范带头作用。社会历史的规律是通过一个又一个人的行动来承载和体现的,人离不开组织且人与人之间又是相互影响的,有鉴于此,新阶段的规律能够顺利体现,新阶段的目标能够顺利达成,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只要走得对、看得远、行得端,就会具有凝聚人民群众的力量。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培育大局观;要做学习型党员干部,扎实做好本职工作,切实保持先进性。要加强党性修养,以敢于担当的精神实现自身价值,做到大以成大、小以成小,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作出贡献。
[作者系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教授]